在蓬莱北沟镇梓潼泊村,姜姓是村中一大姓氏。前不久,笔者听说,梓潼泊村的姜氏家族把埋藏了近半个世纪的祖先墓碑发掘出来,重新竖立,祭奠先人的同时,更希望藉此传承古老的家族孝道传统。
这块墓碑,是梓潼泊村姜氏祖先姜泮林的墓志铭,历经百年沧桑,躲过了十年浩劫,石碑的底座已被破坏,但碑铭尚完整。质地为青花黑色石碑,高1.4米,宽0.46米,厚0.13米。碑铭清晰可鉴。
据碑文记载,墓主人为“皇清例赠修职佐郎、邑庠附贡、乡饮大宾———姜公,名讳之显,字乐亭,学名泮林。山左蓬莱人,世居县西南王绪村。”寥寥数语,道明了逝者的名讳、身份。说明主人公姜泮林生前是当地颇有名望的(附贡)秀才。经查县志科举名录,上面确有姜泮林的大名,其“乡饮大宾”的头衔,是历代王朝沿袭周礼,“举乡里处士之贤”,在村庄选出德高望重的尊长代表,给予的一种较高荣誉头衔;故后还被朝廷赐赠了八品“修职佐郎”的官衔。这一连串的职衔,展示了姜氏祖先的不凡阅历和实在功名,在当地的乡村及家族里堪称荣耀。
而碑文所提供的最有价值的信息莫过于这样一句话———姜氏祖先“晚年,以户口繁昌,宅居湫隘,相地于村西西洼,筑室成里,于宣统二年六月移居焉。名其里曰’梓潼陌’”。这句记载,揭示了这个村村名来历的百年之谜。据族人姜作昌、姜作先等人讲述,位于聂家村东的梓潼陌,后来才改称梓潼泊,原为姜氏祖先于1910在此建村而名,距今已逾百年之久。“梓潼”之名,据说是来自村南原先的那座文昌庙。庙里供奉的是文昌神,又名梓潼帝君,故而村子便起名为梓潼陌。据传说,梓潼帝君原名张亚子,古为蜀地(四川)梓潼郡(后为县)七曲山人。其晋代为官,后来战亡,因功德高尚,被封为梓潼帝君。唐宋时追封为王,元代又加封为帝君,后与文昌神合二为一,成为专门主宰人间功名、禄位之神。所以自古以来,四方士子、学人,无不对其顶礼膜拜,视为至尊。
姜氏祖先将此处视为风水宝地,依庙北建村落户,沿袭至今。姜氏的孙辈中,有特以“梓潼陌”三个字,分别起名为“姜梓成、姜潼成、姜陌成”者,进一步见证和传承了村庄的脉络及文化。
关于梓潼泊村村名的来历,以前当地还有个传说,说是唐太宗的妃子梓潼随帝东征,病故于此,后衍成村名。对照姜氏祖碑的记载,便可知那不过是后人演绎的美丽故事罢了。
关于姜泮林的生平业绩,碑铭也有简单扼要的记载:“居乡党,刚直不屈。遇事果敢,排难解纷,恤孤矝寡。凡遇不平,抗言敢犯……又热心教育,捐资兴学。”反映了他致力于公益,服务于乡邻的高尚品行。尤其在“宣统元年,国家垦务政兴,公领袖两社七村,凑款领荒,办树蓺(yì,植树)公司,以除沙害,而保赋田……”在百年之前就办公司,尤其是创办了“树蓺公司”———这不但在蓬莱是迄今发现的首例,就在全国也是凤毛麟角,确属领先之举。
据《中国林业史》记载,清光绪二十四年(1898年),“戊戌变法”虽然失败了,但改良派倡导的“实业兴国”的精神得以发扬。国内首次派出留学生去西方学习林业科技知识,提倡荒山造林等举措得以实施。所以在光绪年间,先有广西梅县的杨亮生创办了最早的“自西公司”,集股种植、经营林木。华侨何麟书在海南岛办起了“琼安公司”,以引种南洋橡胶苗木为主业,成为国内民族资本经营林木业的发端。
姜氏祖先姜泮林,抓住时机,敢为人先,于宣统元年(1909年),他奋力排除了乡邻世俗的反对,果敢地“领袖两社七村”,在聂家村东的荒沙滩上,创办了“树蓺公司”,开始了旨在“除沙害,保赋田”的植树造林活动,且勇于担当,“甘受劳怨而弗辞”。通过一番艰辛的封沙造林,肆虐的风沙终于得到了遏制,“一乡皆依为保障”。姜氏祖先的创举及业绩,值得后人钦慕和敬仰。